Nov 30, 2006

No Music, No Life.

Record by the Tower- Images of Music Makers in Japan
Tower Records 紀錄的音樂人日式生活


曾經在美國有一種賣音樂的塔,後來塔往全世界蓋,日本也引進了,掛上同樣黃底紅字的LOGO,大喊「No Music, No Life.」的口號。接著,網路洪流沖倒世界各地不少的塔,但不知是否口號奏效,日本的塔始終屹立不搖。

如果你還記得,台灣也存在過兩座塔,在它們短如海市蜃樓的生命中,曾經出版過一本音樂雜誌「Pause」,放在店頭供人免費索取。塔在很多地方都有辦雜誌推廣音樂,但最強健的還是日本,他們名為「Bounce」的月刊至今已出到282期,質與量都傲視全球。

「Bounce」每一期都有一張形象廣告,請日本音樂人來拍照,而上面的標題永遠只有一個,「No Music, No Life」。不知不覺,這些廣告等於拍下日本樂壇歷年來的縮影,音樂人在照片裡上演著生活劇碼,包括在草地上踢球、在小酒店裡歡唱卡拉OK,或抬起頭來賞櫻…等等,早期戲演得比較誇張,像是樂團成員中暑了結果被松隆子澆醒之類。這些照片,的確是比那些演唱會上、錄音室裡千篇一律的好看多了。


2006年,日本音樂塔的廣告再次集結出書(2004年已發行過第一彈),這次還附有電視CF的DVD。


左/2004年日本Tower Records廣告寫真第一彈;
右/2006年日本Tower Records廣告寫真第二彈








日本音樂塔的廣告有多好看?我回頭搬出自己收藏的「Bounce」,撥掉上面厚厚的灰塵,迫不及待把那一本本雜誌疊成一座塔,快樂攀爬在上。

其中一張真是棒呆了。

那是2002年3月號。照片裡一大群日本團體是「Tokyo Ska Paradise Orchestra」,站在他們中間的…(憑那誇張的假髮你就認得出來了)竟然是「搖滾芭比」之John Cameron Mitchell!

拍攝舞台位於新宿的Club Heights,以這家仿法式秀場(Cabaret)的場地,拍出奢華、頹靡的感覺,再把「No Music, No Life」字樣也弄成霓虹色調,最後整個就是很華麗變裝的調調。

翻過一張張廣告,你會想,這些玩音樂的,他們真的活在這片土地上。

然後,你會問,台灣音樂人又留下什麼影像。我們能在其中找到台灣嗎?

Nov 28, 2006

Im Frühling

在春天


靜靜地,我坐在山坡上。
天很清,微風於綠谷嬉戲, 
在那裡,在春天的第一道光芒中,
我曾經,如此快樂。

在那裡我在她的身邊,
如此溫柔,如此靠近。
深深望進黑岩小溪中,
天很晴,蔚藍而明亮,
上面映照著她的身影。

如今景色依舊,那花、那田野,
太陽沒變暗淡,也沒少點爽朗, 
天空仍然清澈,沐浴在溪水間。

只有感情和思緒瞬間改變,
歡樂被衝突取代,
愛的快樂飛逝而去,
只剩下愛,
愛情以及,唉,悲傷。




Schubert: Im Frühling, D882

Ian Bostridge Tenor
Julius Drake Piano




少年掏出清澈的心,
他的告白是甜美的旋律,
他的話語淌著鮮紅的淚。


Ian Bostridge那樣不滲雜質的男高音,根本不像從二十世紀而來,然而是Julius Drake溫和而稱職的鋼琴伴奏,賦予這首短小歌曲獨特的生命。你可以聽見在歌者與鋼琴之間真的在對話,男高音唱出Schubert藝術歌曲的青春哀愁,當歌聲暫歇,一直在旁附和的鋼琴才輕輕安慰個幾句,當然,既不過份黏膩,也絕不責備或搶話。老朋友才知道的溫柔陪伴。

有一度世界被我弄得一團糟。那時我第一次聽見這首歌,不知不覺,當我發現時,我已停下了所有動作,包括腦中瘋狂亂竄的雜音。我所能做的就是把這首歌留在耳機裡,我放了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直到最後,美麗的歌,終於像空氣清香劑那樣,在空中飄散,不知不覺,便除去了我身上逐漸腐敗的惡臭。

Nov 14, 2006

In a Garden of Black and White

黑白花園


黑線走來,繞著圈圈。
The black line comes, circling round.

一個圈,兩個圈,線條糊成一團,
One line joins the other,
變成一個圓。
and they became round.
一大團黑色的塊狀物。
A big black circle.

一點,兩點,繞著圓圈點,
One drop, two drops, around the circle,
變成一座黑與白的花園。and they became a black and white garden.
一座迷路的花園。
A garden has lost its way.

Nov 8, 2006

Solo- I'm the Only One Left Alive

Scott Walker 獨自活著

在孤寂與絕望之中,

Elvis Presley也許會
對他那未能出生的雙胞兄弟
Jesse Garon Presley
淒厲的唱著,

Jesse,
你在聽嗎?

我是單獨
一個
被遺留在世界上
活下來的



圖文出自 Scott Walker the Drift 官方網站


註:出自Scott Walker專輯「The Drift」中 『Jesse』的MV與歌詞,這首歌曲的靈感來自晚景淒涼的貓王,本應與他同時出生的雙胞胎兄弟傑西不幸死產。



Scott Walker "Cossacks Are"
from the album ' The Drift' (4AD, 2006)







『除非有新專輯發行,否則Scott Walker不接受訪問。』

Richie Unterberger在寫他的書「無人知曉的搖滾傳奇」(Unknown Legends of Rock 'n' Roll)時,Scott Walker的經理如此回絕他的採訪。1998年這本書出版了,作者在書中寫道,Walker上兩張專輯間隔了整整11年,從1984年的「Climate of Hunter」之後,要到1995年才發行了「Tilt」,作者說,要採訪難道得等到2006年? 

沒錯,Scott Walker下一張專輯「
The Drift」由4AD發行,於2006年準時問世。

奇怪的是,Scott Walker好像永遠也不過時,卻總是反其道而行。他掘起自60年代,那時英倫搖滾風席捲全美國,而三個沒沒無聞的美國樂手卻跑到倫敦,組成了「Walker Brothers」,僅管他們沒有人姓Walker,也根本不是兄弟。但他們很快發現Scott Walker的中低音色很有魅力,就像法蘭克辛納屈那樣,在他們美麗的旋律與管弦樂編曲中異常出色,於是他們征服了英國流行排行榜,吸引了一群成熟的聽眾,當然,也迷倒了不少純情少女。

在Walker Brothers時期,Scott Walker也參與音樂創作,不過,電影愛看伯格曼、音樂愛聽Jacques Brel的他,參與製作的曲子很好辨認,就是專輯裡最陰暗、最複雜的。所以你也知道,Scott Walker不會待在主流裡太久,僅管人家還在說他是「辛納屈接班人」,他已經準備好要單飛了。

一系列單飛作品取名很俐落,就叫做「Scott」(1967)、「Scott 2」(1968)、「Scott 3」(1969)、「Scott 4」(1969)。整個60年代的Scott Walker真是帥呆了,人酷音樂更酷,這些專輯如今仍廣受推崇。其中崇拜他最出名的大概是David Bowie,瞧瞧下面兩張照片就曉得了。



這是60年代的Scott Walker↓................ 這是剛出道的David Bowie(1967)↓


那又怎樣?搞不好那時就流行這種髮型?但Bowie拖長尾音、充滿情感的唱法,以及對死亡的迷戀,都與Walker不謀而合。

1970年的「Til the Band Comes In」帶Scott Walker一腳跨進70年代,也告別了所謂的大眾。那個俊美陰沈的偶像就這樣消失了,同樣的歌聲唱著粉絲難以想像的歌曲。如今Scott Walker把搖滾拋在腦後,取而代之的,是馬勒、梅湘與潘德瑞茨基這些古典作曲家。

1984年的「Climate of Hunter」讓Scott Walker沒有錯過80年代,但也沒有引起多大迴響。你可以說他也許是領先時代,提早走向前衛、走向歌德。沈寂了11年後苦盡甘來,1995年的「Tilt」大受好評,也為他帶來與法國導演卡霍合作的機會,為1999年的電影「寶拉X」(Pola X)製作配樂。

附帶一提,基於他以一個英國偶像身份聞名,Scott Walker的單飛作品,幾乎沒有完整在他的出身地-美國發行過。(在台灣找不到又有什麼好抱怨的?)

好啦,又等了11年,終於盼到2006年的「The Drift」。

我發現自己無法也不能,談論它。因為它是一首詩。它是一個黑洞。兩者都想用美與哀愁吞噬你。

它是一個暗夜,Scott Walker拖著垂老的嗓音,穿過頹圮的廢墟、荒蕪的樂園,緩緩前行。


如果可以,我還想再等個11年。

Nov 1, 2006

Nominated by 2006 China Times Blog Award

入圍2006年第二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生活品味類



謝了,我的朋友。
謝了,我的愛。

也感謝,我所有的敵人,和我的失敗。

沒有你們,我辦不到。

Thanks, friends of mine.
Thanks, my love.

And thanks, all my enemies and all the failure.

I can't do this without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