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民報 |
自由時報的報導、民報的報導
我是在太陽花現場才首次聽說RCA工殤事件。一位受害的女工姐姐細述彼時勞動生活,和後來發現工作環境種種汙染情事。
經濟起飛的年代,工廠往往是女性不多的出路,姐姐憶起當年生活如聯誼趣事等,仍然覺得那是生命中最快樂的一段日子。
但是,絕對沒有人願意用身體健康,甚至生命來換。
你以為美商公司這麼大的企業,如果他們規定廢水往水管倒也一定是安全的,上班僅有的飲水機雖然喝起來有怪味,也絕對不會是受到廢水汙染的地下水。你以為規定戴手套是保護你,但你不知道那只是為了保護產品,才會用便宜的棉布製品,布會吸收廢水進到肌膚,反而不戴更好。
幾年後,女工們身體紛紛出問題,姐姐以平緩的語氣,談著身體如何受害逐步崩壞,那是個非常緩慢且痛苦的過程。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但當時還不知道為什麼。
後來我才慢慢的,聯想到我媽。中和一帶曾經遍是電子工廠,剛好吸收北市近郊新興人口的勞動力,尤其是想要補貼家中經濟的媽媽,薪資相對便宜,又不需考量晉升需求。
我媽是這樣進到工廠的。沒有學歷,又需分攤經濟壓力,為了照顧小孩也不能離家太遠,那個年代的女性實在沒有太多選擇。
幾年後,也差不多榨完一個世代女性黃金期的勞動力,這些電子工廠(好一點的還有發點遣散費)蝗蟲似的,又全部遷到更便宜的中國去了。
你以為這些都是陳年往事,但突然都聯結了起來。
我想到我媽的免疫系統,也像那個女工姐姐一樣,經歷了漫長的逐步崩壞。幾乎全面癱瘓身體,但醫生始終查不出病因,我媽也一直以為是自小體質欠佳使然,不過,卻沒有家族病史。
我問我媽,妳有沒有想過可能會是…「電子工廠」?沒想到她也跳起來說,搞不好喔?!
然後她想起來,電子工廠經常在焊錫零件,通風卻很差,往往整個空間都是難聞的臭味。她不知道其他人怎能忍受,有些人甚至連口罩都沒戴。我想知道那些女工們現在都怎麼了?是不是身體也出狀況?但我媽說都沒再和大家聯絡了。
RCA工觴事件還在「為正義成果堅持到底」,而電子工廠與我媽身體的聯結,也只是臆測,難以證實。那個年代女工的受害往往隱而未現,背後的原因在於傳統社會對於「嫁出去女兒」的漠視。
出版《RCA工殤口述史》的行人出版社,先前出版的《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組真相》一書裡也收錄此案例,並提到「女性居民因為婚姻遷移,好像『潑出去的水』一般,目前環境流行病學死因資料的取得方式,低估女性的環境健康危害。」(林宜平教授:〈有機溶劑危害我們的健康,為什麼無法防範?〉)
如果女工們能夠預見,她們是否仍願以寶貴的青春與健康,交換沒有前途的微薄薪資?但那又何只是錢而已?我記得遣散後我媽遍尋不著新工作的挫折。不管那個年代的女人是否有勇氣這麼做,但如果沒有工廠,代表妳不能想說:就算離婚也還能去那邊工作,住在工廠宿舍。妳就真的走投無路了。
女人只是想要多點人生的籌碼,但為什麼就得賠上性命呢?而還有多少勞動的女性,仍在冤喪生命?
這是我媽的女工生涯告訴我的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