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1, 2013

Life Behind CDs - 最初的唱片行美麗新世界

最近我回頭翻找以前看過的音樂文章:

那時候CD是高不可攀的希罕玩意,每個人都聽卡帶,只有「有錢人」才會跑去買放LP的「唱機」。…後來,口袋裡的銀兩漸漸可以支撐你每個月購買四五張CD。
─馬世芳,〈台北唱片物語〉(收錄於《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

這篇文章用很裝熟的「你、你、你」第二人稱來寫,好像裡面講的是普天下讀者樂迷的共通記憶,但是,「你」開始聽音樂的時候,已經沒人在聽黑膠唱片,你也沒碰到過瀚江唱片行,而且距離那些齊柏林飛船、巴伯迪倫等搖滾經典非常遙遠,畢竟你對西洋音樂最早的記憶,是媽媽帶你去任何一家百貨公司,都同步重覆放到爛的Wham!那首Wake Me Up Before You Go-Go。更何況大塊壂肩都能取代真實肩膀,那個浮誇年代已經很難聽到原音樂器,沒有民謠也很少搖滾樂團了。

那時候,你放學往往是用鑰匙開門自己先回家,不久後媽媽們才會從電子工廠陸續收工(直到那些廠日後全數移至對岸為止),你小時候跟著媽媽聽的是鳳飛飛鄧麗君,和鄉土運動後陸續挖回來的台語歌,沒幾個人看得懂ABC。當時版權概念還不適用於日本音樂,而且大家是直到最近才真的把買盜版當作不對的事,然後,你買的第一張「正版」卡帶專輯,是江淑娜翻唱其他口水歌的《半調子》。 

成長在台北近郊的嬰兒潮世代,附近書店或雜貨店那一小櫃的錄音帶再也不能滿足你,那時週六還要上課,你就下午搭個半小時公車到板橋或永和那裡的「創世紀」唱片行。

你永遠記得在永和創世紀,當你登上新開張的2樓:
映入眼前那一張張簇新膠殼的閃亮CD區,你恍若跌進了「美麗新世界」……

那時你跟你國中同學根本都沒有CD音響呢。現在回想起來,就是在那個時候你愛上了這個新東西,此後一無反顧的把自己家搞得跟唱片行一樣。

不遠的將來我陸陸續續收齊奇士勞斯基的藍白紅三部曲電影原聲帶,就是為了把這3張CD擺在一起,重現當年我在店頭看到的美景─

藍色、白色與紅色的唯美封面並排得像三聯畫,在透明膠殼保護下還帶點反光


再來就是趁看電影之便,去西門町那邊的唱片行。我們深愛的唱片行就像「領航者」,這張才剛出土的文物會員卡就紀錄了深厚友誼,但我實在想不起來它有啥大不了的特色。

我的唱片行旅程是隨著音樂版圖逐漸拓展開來的,像是「交叉線」和「Tower淘兒」那都是以後的事了。至於仍屹立於原址的「佳佳」(真該列入文化資產保護啊),它也曾帶給我很大的震憾,是說在其他唱片行都把中文側標朝外陳列時,就只有它反過來,所以放眼望去CD架上都是一片原文,格外浩瀚。

我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喜歡買CD,還是喜歡逛唱片行?總之,那時會為了朝聖唱片行,專程跑一趟離家不便直抵的「化外區域」(還沒有捷運),我最初去士林根本沒逛到夜市,只記得金雞廣場那間短命的淘兒、擺設很高檔的「CD Link」,但我忘了我有沒有去「搖滾萬歲」。我也記得我去公館的理由,是想要朝聖正在連鎖展店的「玫瑰」起始店,要去逛那整整三層樓,最後挖到張CD就開心忘掉當初如何長途跋涉來的。後來我到士林唸大學時,剛好見證有點特色的唱片行逐個滅絕;後來也常常去公館,還眼睜睜看著宇宙城收掉。

上週順道逛了光華商場的老牌唱片行合友,驚見門口堆置好幾排CD架,到店裡隱約聽見來客問說該不會要收了吧?老闆娘淡淡回說只是要縮減店面才做得下去哪。

我只是默默把店家有歷史的可愛招牌拍了下來。


我以前不知道,那些我們曾經深愛過的一切,離開你的速度遠比你能記憶的要快。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