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蘭多曾經是個男人,他曾經是中世紀的英雄騎士。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詩人亞利歐斯多,在「瘋狂奧蘭多」史詩裡這樣形容他:
奧蘭多是個話不多的男人,但天生急公好義… (吳雪卿 譯)
然而,在這部以奧蘭多為名的故事裡,說故事的人卻似乎老是忘記他。
關於奧蘭多的形容不多,只能知道他武藝高超,(但故事裡誰不是呢?)
個性衝動火爆,但無從得知他是否有一頭自然捲曲的黑髮。
可以確定的是,關於這個英雄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他愛著一個不愛他的女人。
於是說故事的人,就老是要在故事裡就這點捉弄他,要他為嫉妒而瘋狂。
看看這故事是怎麼講的:
奧蘭多戰遍各地,好不容易搶來心愛的女人安潔莉嘉,
但是他一回國,國王就下令把女人帶走了…(這只是故事的開場而已!)
接著故事焦點馬上離開奧蘭多,去講安潔莉嘉眾多的追求者,
騎士們的冒險故事一個接一個…(就是很少講到奧蘭多!)
安潔莉嘉在路上撿到一個垂死的美少年,
救活他之後,兩人相愛,把彼此的愛刻在樹上,結了婚。
(真是氣死一幫追求人馬…
不過故事也很現實,成為已婚婦女的安潔莉嘉,從此不再佔篇幅)
在此同時,奧蘭多還在找安潔莉嘉,
同時在路上救救公主什麼的,
結果看到樹上刻的愛的證言…就瘋了。(真是全書高潮)
瘋了的奧蘭多,
最後是勞煩人家騎飛馬,跑到月球上,
才把裝在瓶子裡的「理智」拿回來。(最早的科幻小說?!)
接著,艾斯多弗把瓶子湊到奧蘭多鼻孔下,
霎時裡面的「理智」被吸得一乾而淨…(最早的瞌藥描述?!)
奧蘭多醒了。故事也接近尾聲。 (發現了沒?事實上,從故事的開始到結束,奧蘭多都沒再見過他愛的女人!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
這故事的確需要改寫。
不過,趕在二十世紀吳爾芙出現以前,
在奧蘭多還是個男人的時候,來聽聽更多關於奧蘭多的過去吧!
Handel: Orlando, opera in 3 acts
韓德爾:三幕歌劇「奧蘭多」
完全捨棄騎士的冒險情節,在這部歌劇裡只講愛情糾葛的部份。劇裡有五個角色,除了奧蘭多、安潔莉嘉、安潔莉嘉的愛人以外,還有一個牧羊女,以及一個在暗中操盤的神。
奧蘭多對安潔莉嘉有救命之恩,所以她一直不敢透露自己心中另有所屬,另一方面,牧羊女也在為安潔莉嘉的愛人情傷。奧蘭多發現真相後,仍然要為嫉妒而瘋狂,恢復神智後,知道自己殺了安潔莉嘉的愛人後,悔恨不已,差點就要殺掉自己償命,所幸一切不過是神的安排,安潔莉嘉的愛人還活著,可喜可賀。在這段糾纏不清的四角戀中,相愛的戀人終究是最後贏家,安潔莉嘉與愛人在眾人祝福下結合,皆大歡喜。
劇情當然不是歌劇的重點。看看解說小冊告訴我們什麼有趣的事。韓德爾在1733年寫下這部歌劇,此時他已身為英國公民五年,前一部歌劇也大受歡迎,正處於音樂生涯的最後高峰期。
音樂在當時有些不尋常之處,雖然編制很簡單,但有人反映樂團很吵,弦樂組就有三十幾人,還要加上一些拉里拉雜的管樂、古鋼琴等等,都要把歌聲蓋住了,在牧羊女唱詠嘆調的時候,伴奏反而更強…以現在的觀點來聽,吵死人的樂團,現在已經變成韓德爾值得讚賞的音樂特色─「響亮」了。現在聽來,歌劇仍然有些地方很有趣。像是第二幕快結束時,陷入瘋狂的奧蘭多,音樂也跟著錯亂起來,失序並完全無法歸類,拍子、音調變來變去,某段落甚至可與巴托克相比擬!(想想這是十八世紀的作品吧)
當然,在韓德爾的時代,男主角奧蘭多是由閹唱歌手演唱的(參考電影「絕代豔姬」),在今天,就改由次女中音來反串了,也就是說,你所聽到的,愛來愛去的四個角色(除天神外),其實全都是女聲扮演的。
Vivaldi: Orlando finto pazzo, opera in 3 acts, RV 727
韋瓦第:三幕歌劇「奧蘭多」
除了韓德爾以外,以「四季」小提琴協奏曲聞名的韋瓦第,也幫奧蘭多譜寫過一齣歌劇,作於1714年,比韓德爾還要早一些。這部歌劇最近重新被挖出來,被Opus、Naive唱片公司灌錄成CD,相信無論是錄音品質、演唱水準都和包裝一樣精美,但很可惜地,韋瓦第這部歌劇,聽起來似乎還是跟小提琴協奏曲沒什麼兩樣。
奧蘭多曾經是個男人,
當吳爾芙呼喚他的名,他來到二十世紀,
奧蘭多醒來,變成了女人。
我得承認我比較喜歡這個故事。而且改編電影也拍得很好。
美少年奧蘭多睜著他澄澈的眼神。
我開始想知道關於奧蘭多的一切。
我追隨電影裡的奧蘭多,在迷宮花園裡打轉。
我想跟著他,想知道他要帶我到哪裡去。
從來沒有見過他如此溫暖的表情,
他笑著對女兒說,
看那邊!
然後片尾主題曲唱了起來,說:
「我來了!我來了!
既不是女人,也不是男人。
我們相遇,我們合為一體。
帶著一張人臉。
我在地球上,我也在星際。
我出生並同時死亡。」